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7年第1期
编号:12980028
中药浸膏粉的玻璃化转变及其应用(3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1月1日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2017年第1期
     5中药浸膏粉及其固体制剂贮存稳定条件预测

    中药浸膏粉及其固体制剂在储存期间,会因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而出现粘结、结块的现象,从而影响流动性和品质。研究表明[36],粘结和结块与Tg有关,粘结是结块的初始阶段,粘结是颗粒表面吸水塑化形成“液桥”造成的,“液桥”進一步导致结块。粘结和结块是同一现象的不同阶段,难以进行严格区分。如果储藏温度低于Tg,颗粒处于玻璃态,体系黏度高,塑化和接触所需时间长,在短时间内难以粘结和结块;如果温度高于Tg,体系黏度急剧降低,由玻璃态向橡胶态转变,使接触时间减少,粘结和结块很容易发生。环境温度(T)与物料的Tg差值决定粘结速率的大小,可用WLF方程:Ln(ηηg)=-C1(T-Tg)C2+(T-Tg)表示温度对粘结和结块时间的影响,式中η为黏度,ηg为T=Tg时的黏度,只要T-Tg值相同,粘结速率就相同[37]。所以,颗粒表面发生吸水塑化导致黏度降低是粘结和结块的主要原因,含水量升高导致Tg降低,粘结和结块温度也随之降低。战希臣[38]等研究淀粉含水量对其结块性质的影响 ......
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048 字符